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如下:
A.3.1 受试空气过滤器的安装
将受试空气过滤器安装在试验风道上,确保安装边框处不发生泄漏。
A.3.2 阻力试验
金彩汇 启动风机,测试50%、75%、100%和125%额定风量下的阻力,并绘制风量阻力曲线。
A.3.3 计数效率试验
A.3.3.1 启动风机,调节风量至受试空气过滤器的额定风量。
A.3.3.2 开启气溶胶发生器,待稳定后,在受试空气过滤器上游采样处和下游采样处用粒子计数器进行测试,气溶胶的发生浓度应确保下游浓度测试时每次采样的粒子数不少于100个。
A.3.3.3 当用两台粒子计数器试验时,对于试验的每一批过滤器,在试验开始前,应在下风侧采样点轮流采样各10次,设各自测得的平均浓度为N1和N2,N1、N2和 N1+N2之差应在±20%之内。对下风侧的平均浓度(N2)应用N1进行修正。
A.3.3.4 当用两台粒子计数器上、下游同时测试时,待上、下风侧采样数字稳定后,各取连续5次读数的平均值,求1次效率(E1);再取连续5次读数的平均值,再求1次效率(E2)。
A.3.3.5 当只用1台计数器试验时,应待数值稳定后,先下风侧,后上风侧各测5次,取5次平均值,求1次效率(E1);当仪器从上风侧移向下风侧试验时,应使仪器充分自净,然后重新操作,取5次平均值,再求1次效率(E2)。
A.3.3.6 A.3.3.4和A.3.3.5中的各两次(任意粒径)计数效率值E1和E2金彩汇应符合表A.3的规定。
表A.3 计数效率值表
第一次效率值E1 | 第二次计数效率E2和E1之差 |
E1<40% | <0.3 E1 |
40%≤E1<60% | <0.15 E1 |
60%≤E1<80% | <0.08 E1 |
80%≤E1<90% | <0.04 E1 |
90%≤E1<99% | <0.02 E1 |
E1≥99% | <0.01 E1 |
A.3.3.7 受试空气过滤器粒径分组计数效率应按式(A.4)进行计算,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数:
Ei=(1-N2i/N1i)×100%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A.4)
式中:
Ei金彩汇-粒径分组(≥0.5μm和≥2.0μm)计数效率;
N1i-上风侧某粒径粒子计数浓度的平均值,单位为个每立方米(个/m3);
N2i-下风侧某粒径粒子计数浓度的平均值,单位为个每立方米(个/m3)。
A.3.4 PM,净化效率试验
A.3.4.1 开启试验装置风机,调节风量至受试空气过滤器额定风量并保持稳定。
A.3.4.2 开启气溶胶发生器,在入口处管道中发生满足PM,试验浓度要求(浓度范围应为150 μg/m3~750 μg/m3金彩汇)的颗粒,且颗粒物浓度保持稳定。
A.3.4.3 在受试空气过滤器上游采样处和下游采样处用粉尘仪进行测试,取不少于6次稳定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上游浓度值或下游浓度值。6次稳定数据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5%。
A.3.4.4 PM,净化效率应按式(A.5)进行计算,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数:
Epmx=(1-CPMx,2/CPMx,1)× 100%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A.5)
式中:
EPMx金彩汇-受试空气过滤器PM,净化效率;
CPMx,1-上游采样处PM,的平均质量浓度,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(μg/m3);
CPMx,2-下游采样处PM,的平均质量浓度,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(μg/m3)。